顶部右侧
顶部左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宠物种类 > 鹦鹉/鸟类 > 正文

布谷鸟的资料-布谷鸟的资料简介

nihdff 发布于2024-05-17 12:54:04 鹦鹉/鸟类 62 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布谷鸟的资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布谷鸟的资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布谷鸟生育习性?
  2. 布谷鸟在古代诗歌的象征是什么?

布谷鸟生育习性?

主要为夏候鸟,部分旅鸟。春季于4-5月份迁来,9-10月份迁走。性孤独,常单独活动。飞行快速而有力,常循直线前进。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,但无声响。繁殖期间喜欢鸣叫,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。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,叫声凄厉宏亮,很远便能听到它“布谷-布谷”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,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。鸣声响亮,二声一度,像“KUK-KU”。主要以松毛虫、舞毒蛾 、松针枯叶蛾,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。也吃蝗虫、步行甲、叩头虫、蜂等其它昆虫。扩展资料1、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(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,栖息地质量,种群规模,分布区域碎片化),种群数量趋势稳定,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。2、保护等级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.1——无危(LC)。

布谷鸟的资料-布谷鸟的资料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布谷鸟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 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。对宿主繁殖影晌,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,或全部推出巢外,迫使宿主重新产卵;

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 出,它有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,从而独享 义亲抚育,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。 一般在春天啼叫,不是候鸟。

布谷鸟的资料-布谷鸟的资料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布谷鸟在古代诗歌的象征是什么?

古诗中的布谷鸟(杜鹃)是凄凉、哀伤的象征。

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应当就是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。

布谷鸟的资料-布谷鸟的资料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因为细加端详,杜鹃口腔上皮 和舌部都为红色,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。

如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“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。”

白话文释义: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?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。

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,月夜送客,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,诗人伤感万分,再联系自己,谪居卧病浔阳城,苦竹绕宅,朝晚听到杜鹃啼血,悲伤无限。

几千年来,一代代文人墨客,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,一种悲愁的象征物。

扩展资料:

杜鹃鸟介绍:

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,常见的有大杜鹃、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。

大杜鹃叫声似“布谷、布谷”,所以又叫布谷鸟;三声杜鹃叫声似“米贵阳”,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;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“快快割麦”、“割麦割谷”。

杜鹃以昆虫为食,是著名的森林益鸟。如像松毛虫、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,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。

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。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,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,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;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。

在春夏之际,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,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,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,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,古人误以为它“啼”得满嘴流血,因而引出许多关于“杜鹃啼血”、“啼血深怨”的传说和诗篇。

布谷鸟就是杜鹃,历代文人将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,一种悲愁的象征物。众多诗人、名人多次提到布谷鸟。民间广泛流传着“望帝春心托杜鹃”的故事,说的是在古代蜀国有个名叫杜宇的人,作了皇帝以后称为“望帝”,死后化为杜鹃,是一种悲凉的象征。

陆游也有诗曰:“时令过清明,朝朝布谷鸣,但令春促驾,那为国催耕,红紫花枝尽,青黄麦穗成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布谷鸟的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布谷鸟的资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e-ktwx.com/post/125899.html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文章归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