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部右侧
顶部左侧
当前位置:首页 > 宠物种类 > 鹦鹉/鸟类 > 正文

小鹦鹉常见病-小鹦鹉常见病有哪些

nihdff 发布于2023-12-09 01:04:28 鹦鹉/鸟类 60 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小鹦鹉常见病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鹦鹉常见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红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表现?
  2. 幼鹦鹉怎么全身起了大气泡?

红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表现?

红鹦鹉鱼的常见病是白点病,也就是白毛病,直径约0.8mm,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。

小鹦鹉常见病-小鹦鹉常见病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在水温18-23℃的情况下,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、尾鳍和鳃部,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,并***鱼体分泌大量粘液,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,遍布鱼全身。热带鱼患此病时,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,鱼儿显得精神呆滞、漂浮于水面,很少活动。或者常在水草、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。严重时,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、停止摄食、肌体消瘦、呼吸困难直至死亡,病程一般约为5~10天。因小瓜虫不耐高温,一般25℃以上就会停止发育,当水温升至28~30℃时,就会自然死亡。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,治疗并不太麻烦。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~30℃左右,一星期以后,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。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,效果会更好。用药物治疗时,可在鱼缸中用0.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。对病重的鱼,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.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-3小时。当病鱼症状消失后,要及时更换新水,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。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℃以上的水温,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,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。白点病的症状:在患病初期,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,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。病鱼体表、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。病鱼消瘦,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,很少活动。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,粘液增多,体色暗淡无光。白点病的发生环境:有明显的季节性,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,15—23℃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。白点病的治疗方法: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。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,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,加速其生长速度,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。治疗药物:1。也可用5%盐水浸泡数天;2。或用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甲基蓝溶液,每天浸泡6小时;3。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(0.05ppm)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(25ppm)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,疗效较好;4。或用28~30℃的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~5天;5。或用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;6。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(50~70ppm)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~15分钟,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,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。

幼鹦鹉怎么全身起了大气泡?

可能是鹦鹉爪口炎引起的 因为鹦鹉爪口炎是一种由鸟类******引起的传染病,常见于鹦鹉科鸟类。
该***会导致鸟类口腔、粘膜、肠道、肝脏等部位发生水疱、破溃、潮红、肿胀等病症。
病情严重时,幼鸟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生大气泡等情况,需要及时治疗。
针对鹦鹉爪口炎的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改变饮食、环境等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疗。
同时也需要注意对鸟类的日常保健和卫生,以避免引起该病的传播和感染。

小鹦鹉常见病-小鹦鹉常见病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回答如下:幼鹦鹉全身起大气泡可能是由于感染病菌、过度喂食、营养不良、环境湿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。建议送医治疗,同时检查饲养环境和饮食是否合理,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,避免过度喂食和营养不良等问题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鹦鹉常见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小鹦鹉常见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小鹦鹉常见病-小鹦鹉常见病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e-ktwx.com/post/71563.html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文章归档